服务热线

400-630-8958
网站导航
欧宝体育
当前位置:首页 > 欧宝体育

自调输液滴速不当可致命?!转发提醒所有人

时间:2025-03-30 05:21:07   来源:欧宝体育  点击次数:1

  今天先不讨论适应症与配伍禁忌,来聊聊输液滴速这一个话题,因为输液滴速与我们护理工作息息相关。

  据悉,该案例没有后续报道。从新闻中提供的信息可见,该女子在输注“克林霉素+”时出现不适,经过4个小时抢救后,最终抢救无效死亡。

  临床医生分析,根据该女子的病情,克林霉素并非一线用药,而克林霉素与联用可致低钾血症,另外克林霉素的给药剂量、滴速和浓度都需要非常注意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、儿童、肾功能不全等高危、特殊人群应慎用或在严格监护下使用。

  今天先不讨论适应症与配伍禁忌,来聊聊输液滴速这一个话题,因为输液滴速与我们护理工作息息相关。

  提问者最近扁桃体发炎,输液的时候发现有的人输液速度快,有的人速度很慢。然后他把自己的输液速度调快了,却因此被护士呛了几句。所以他想了解一下输液滴速是否有快慢限制?如果滴速太快是否会有负面(不良)反应。

  确实,像这种自行调快输液滴速的病人在临床上天天都会遇到几个,老实的病人还会自己承认是自己调快的。

  我们来看一个30秒钟的输液视频,你们可以数一数这个输液滴速每分钟有几滴:

  众所周知,目前各家医院门诊已经严控输液,如果是扁桃体发炎,能口服抗生素治疗的一般不会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。

  如果需要静脉输液,有可能感染严重,医生可能会给予静脉输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,或者是青霉素类/头孢之类的抗生素,这些药物输注时一般都有滴速控制要求。

  没有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皆大欢喜,万一病人刚好在输注过程中出现了输液反应,如过敏反应、肺水肿这种会致命的并发症,那就要对簿公堂了。而且目前临床上输液都是要求用PDA扫描记录,每一袋液体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精确到秒,证据在握,跳进黄河也说不清了。

  因此,关于输液滴速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,每一位临床护士都要重视输液滴速控制问题。

  输液滴速快慢肯定是有限制的。静脉输液速度是根据病人的年龄、病情及药物的性质来调节的。正常的情况下,成人60-80滴/分钟,儿童20-40滴/分钟。对于年老体弱、婴幼儿、有心肺严重疾患的病人,除了严控输液滴速,在输液时还要加强监测。

  具体还要结合病情及药物性质,如: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静脉滴注甘露醇,需快速输入,如果滴注时间过长,就会失去其治疗作用。

  患者输液速度过快,很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一些输液不良反应,如发热反应、急性肺水肿、心脏毒性反应、神经毒性反应、输液相关静脉炎等。如:

  循环负荷过重(急性肺水肿):是由于输注速度过快、短时间内输入液体过多,导致循环血量增加,心脏负荷过重。

  输液相关静脉炎:有些药物输液速度不能过快,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滴速过快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,还可能会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、呕吐等。

  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常见的引起输液滴速过快的原因,欢迎各位进行头脑风暴,留言补充和完善。

  1.护士对严控输液滴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:有调查中发现,由于护士自身问题造成病人输液滴速过快或过慢的占62 .8 %。主要是护士在操作的流程中,未按医嘱调节滴速,凭经验在输液卡上填写滴速,在巡视过程中又未认真观察滴速所致。

  2.病人对输液滴速过快过慢的危害性认识不足:调查还发现,由病人自我调节滴速导致输液过快过慢的占23 .3 %。还在于病人对静脉输液的常识如输液滴速、输液并发症等不了解;

  其次,部分病人认为输液时间长,影响休息、活动等而随意调节滴速。这其中,病人自行加快滴速的占了80%。

  《刑法》第335条对医疗事故犯罪做了明确规定,医护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,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

  临床上如输液速度过快,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,体循环血量飞速增加,心脏负荷过重会引起急性肺水肿,甚至危及病人生命。

  因此,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自觉遵守各项操作常规,对输液病人严格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,尤其对老年、儿童、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须特别慎重。

  管理者要加强对护士法制观念的培训,提高护士遵守医疗护理常规及规章的自觉性。

  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》明确规定,在医疗活动中,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病人的病情、医疗措施、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病人,及时解答其咨询,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。

  因此,护士在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,应根据病人的病情、年龄、治疗方案,结合药物性质及药物不良作用,告知病人输液滴速,对病人晓之以理;并将输液过快过慢的危害性告知病人,讲明过快可致急性肺水肿,过慢其药物疗效没办法保证等,使病人自觉配合护理工作,不随意调节滴速,确保输液安全。

  制定病人输液巡视卡,内容有药物名称、穿刺部位、输液滴速、药物反应、巡视时间、护士签名等,根据病情及药物规定输液巡视时间,并做好记录。

  护士经常下病房巡视,观察输液速度、有无外渗、液体有无输完等。护士长不按时进行检查巡视效果,使护理巡视工作不流于形式。

  责任心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。护士在输液前应注意检查输液器的质量,若发现调节器失灵应立即更换;对静脉条件不好的病人,必要时行外周或深静脉置管,确保药物疗效。

  近年来随信息技术的发展,如医生下医嘱时HIS系统有备注输液滴速要求,输液时用PDA扫描记录,还有输液泵等可以自动控制特殊药物的输液滴速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措施去管理输液安全问题。

关注我们